国械注准20153402100
病毒性丙型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慢性HCV感染日益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可分为6个基因型及不同亚型,中国的主要流行型是基因1b型和2a型。
精准可靠
采用Real‐time RT‐PC技术,检测敏感快速,结果可靠。灵敏度:检测灵敏度可达20IU/mL。定量线性范围:50~1E8 IU/mL。
内标监控
检测全程内标监控,确保检测结果真实有效,减少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特异性强
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等15种以上病原体无交叉反应。
抗干扰能力强
临床常用药物α-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得福韦、恩替卡韦、替必夫定,药峰浓度下不影响检测结果。
丙型肝炎RNA是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在丙型肝炎病程早期即可出现,而于治愈后很快消失,因此有助于丙型肝炎感染的早期诊断。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阳性提示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HCV-RNA转阴提示丙型肝炎病毒复制受到抑制,预后较好。连续观察HCV-RNA,结合抗-HCV的动态变化,可作为丙肝的预后判断和干扰素等药物疗效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