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71型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2024-01-02

国械注准20173400167



        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是一种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V⁃A)和B组(CV⁃B)、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及新分离的肠道病毒68~71型等。肠道病毒感染在温带地区夏季和秋季发生率较高,在热带地区全年均会流行。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季节性急性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发病率为37.01/10万~205.06/10万,近年报告病死率在6.46/10万~51.00/10万。

        我国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引起我国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30多种血清型,主要以肠道病毒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和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V-A10)最为常见,EV-A71仍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致病血清型为柯萨奇病毒A组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CV⁃B组1~5型也可致病,但较为少见,埃可病毒3、6、9、16、17、25、30型也可引起此病。



        精准可靠

        采用一步法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精准快速,结果可靠。


        取材广泛

        可取患者的咽拭子、粪便、疱疹液等多种样本进行EV71核酸检测。


        灵敏度高

        检测灵敏度可达1.0×103 PFU/mL。


        特异性好

        以EV71基因编码区的高度保守区为靶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及荧光探针进行检测,与感染症状相似的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



        病例确诊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中,咽拭子、粪便等标本经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确诊肠道病毒感染。


        指导用药

        通过核酸检测明确疑似感染患者的病因,可指导临床精准用药,避免抗生素滥用。


        重症识别

        通过亚型鉴定,可发现EV71感染病例,关注其病情变化,及时予以医疗干预,避免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


        治疗监测

        通过核酸检测监测患者感染状态,可明晰患者病情变化原因,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判断。


        疫情防控

        通过核酸检测及时发现感染病例,做好病例隔离管理、清洁消毒措施,可有效避免聚集性疫情发生。


        流行监测

        通过核酸检测可有效监测病原体流行情况,助力公共卫生防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