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械注准20153402023
2009年至2010年,湖北、山东、河南、辽宁等6省蜱虫叮咬导致多人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经中国CDC研究证实患者感染的是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热程可超过10 d)、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以及胃肠、肝肾功能异常等,临床上与其他一些感染性、血液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极其相似,容易发生误诊误治。
准确可靠
采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敏感快速,结果可靠。
灵敏度高
检测灵敏度可达10 TCID50/mL,减少漏检风险。
内标监控
监控实验室检测全程,减少假阴性结果的报告。
特异性好
以SFTSV基因编码区的高度保守区为靶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及荧光探针进行检测,与感染症状相似的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
病例确诊
通过核酸检测,可对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进行快速诊断,明确感染病因,有助于及时予以针对性治疗。
指导用药
通过核酸检测明确疑似感染患者的病因,可指导临床精准用药,避免抗生素滥用。
治疗监测
通过核酸检测监测患者感染状态,可明晰患者病情变化原因,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判断。
疫情防控
通过核酸检测及时发现感染病例,做好病例隔离管理、清洁消毒措施,有助于及时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避免聚集性疫情发生。
流行监测
通过核酸检测可有效监测病原体流行情况,助力公共卫生防控。